尼加拉瓜拟对“一带一路”经济特区中企全额免税,打造中美洲经贸新枢纽
尼加拉瓜政府向国民议会提交的《“一带一路”经济特区设立法案》草案,正为中美洲国家绘制一幅吸引中国投资的雄心蓝图。
当地时间10月29日,尼加拉瓜总统丹尼尔·奥尔特加和副总统罗萨丽奥·穆里略向国民议会提交了《“一带一路”经济特区设立法案》草案,提议对在该国即将设立的“一带一路”经济特区内投资的中国企业免征全部税款和关税。
这一举措是尼加拉瓜自2021年12月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后,双边经贸关系深化发展的最新信号。
从2022年7月签署《自由贸易协定早期收获的安排》到2023年8月签署全面自贸协定,再到如今筹划专门面向中企的经济特区,尼加拉瓜正一步步将其对华经贸合作推向深入。
01 税收优惠:前所未有的力度
尼加拉瓜提出的免税政策力度之大、覆盖范围之广,在拉美地区对华合作中前所未见。
根据草案,在“一带一路”经济特区内运营的中企将享受全方位的税收优惠,其所有经济活动可享受100%免税。
具体包括未来10年内全额免征经济活动所得税和股息税,且这一豁免政策可无限制地每十年续期一次。
这意味着中企在特区投资设厂,不仅前期投入成本大幅降低,中长期经营也拥有了稳定的税收优惠预期。
对于外籍专业人士,尼方还承诺对非居民外籍人士因贷款利息、佣金、服务费以及在尼境内外的法律服务的收入免征相关税费。
02 关税减免:贯通产业链条
除了税收优惠,草案还规定了一系列关税减免措施,旨在降低从生产到销售全环节的成本。
企业为运营所需进口的货物与服务将免征全部税收、关税及消费税。
无论是在本地采购还是进口货物与服务,均免征增值税,同时全额免征间接税、销售税、选择性消费税。
此外,动产与不动产转让税、市政税也在免征范围内。
这些政策组合拳旨在彻底打通产业链上下游,让特区成为中企进军美洲市场的高效平台。
03 战略意图:互利共赢的布局
尼加拉瓜政府对“一带一路”经济特区寄予厚望,其战略意图明确而务实。
尼方期望中国能成为其主要的原材料、生产投入品和机械设备供应国之一,同时成为尼加拉瓜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采购方。
并推动中资企业在该国自贸区投资设厂。
这一设想形成了从贸易到投资的良性循环,既满足尼加拉瓜获取优质价廉工业品的需求,又为其农产品找到稳定出口市场。
同时,通过吸引中资设厂,尼加拉瓜希望获得中国的资本、技术和管理经验,推动本国工业化进程,创造就业机会。
04 合作基础:快速发展的双边关系
尼加拉瓜之所以能推出如此大胆的免税计划,源于中尼两国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双边经贸关系作支撑。
2024年1月1日,中尼自贸协定正式生效,这是中国对外签署的第21个自贸协定,也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5个自贸伙伴。
根据协定,中尼双方最终零关税产品占总体税目比例均超过95%,其中立即零关税产品占比约60%。
中方对尼方牛肉、虾、咖啡、可可等主要出口产品实施零关税,并每年给予尼方5万吨食糖关税配额。
尼方则对中国产的汽车(包括新能源汽车)、摩托车、电池、光伏组件、服装和纺织品等大多数产品实施零关税。
05 风险与挑战:前车之鉴
然而,“走出去”企业在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仍面临诸多税收风险,需引以为戒。
境外经贸合作区的东道国主要分布在东欧、亚洲和非洲地区,其中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,国情存在差异,各国税收政策与潜在风险也各不相同。
中国“走出去”企业往往容易忽视税务风险,缺乏全局性税务管理意识,无法提前了解投资项目是否满足当地税收优惠条件。
这导致企业无法全面享受东道国税收优惠政策,甚至可能面临被双重征税的情况。
企业需充分调研东道国税收制度与政策,关注税制变化和税收优惠政策的时效性,建立税收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。
随着尼加拉瓜国民议会审议这一法案,中尼经贸合作可能将迎来新的里程碑。
放眼更长远的未来,随着“一带一路”经济特区从蓝图变为现实,尼加拉瓜有望成为中国进入中美洲市场的重要门户。
而更多的中资企业将借助这一平台,探索美洲市场的新机遇,书写中尼经贸合作的新篇章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