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证券时报9月22日报道,中国外贸人正面临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、订单碎片化趋势、市场竞争的持续加剧这三重考验,他们通过多种方式求变突围。以下是具体情况: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:美国关税政策频繁调整,尽管部分加征关税措施暂未实施,但给外贸行业蒙上了浓重的不确定性阴影。例如,河北优耐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原本要与一家美国公司签4年期合同,但关税上调后,客户重新核算成本后发现难以承受,合同只能暂时搁浅。订单碎片化趋势:今年4月以来,外贸行业订单明显变小、节奏变快,过去动辄几百件的批量订单越来越少,取而代之的是几十件的小单。这对传统生产模式构成巨大挑战,泉州鹏泰服饰有限公司多年前就开始实施智能快反智造服务项目,进行数字化改造,实现了全流程的智能化,掌握了“小单快反”的柔性生产能力。市场竞争的持续加剧:在全球需求疲软的背景下,外贸企业往往需要通过“以价换量”维持市场份额,同时来自供应端的竞争也更加激烈。一些原本以美国市场为主的厂商,随着美国市场订单下滑会转向欧洲等其他市场,加剧了市场竞争。深圳迈德瑞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通过加大在东盟、中东、东欧等地的人员配置,增加参加当地展会的次数,以及调整产品结构,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等方式应对竞争。此外,中国外贸人还通过多元化布局生产基地、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等方式求变突围。如济达(上海)纺织品有限公司创始人黄芳表示,公司每年至少参加5场国内外展会,明年可能会增加到7场,同时公司在国内和孟加拉国均有工厂,明年可能还会将部分产能放在越南或者柬埔寨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