亿纬锂能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,且180亿布局海外面临诸多隐忧,具体如下: 增收不增利的原因行业价格战影响:锂电行业竞争加剧,储能电池市场产能过剩,企业通过价格战争夺市场份额。2024年初到年末,储能电芯价格从0.6元/Wh跌至0.4元/Wh,2025年上半年电芯报价范围为0.26元/Wh-0.38元/Wh,平均报价0.289元/Wh。亿纬锂能储能电池上半年毛利率为12.03%,同比下滑2.32个百分点。股权激励费用和坏账计提:因申报港股上市的合规要求,亿纬锂能提前计提了约5.7亿元股权激励费用,上半年股权激励税前的费用对利润影响约4.9亿元。此外,因客户哪吒汽车的破产风险,公司主动对约1.5亿元的应收账款进行了全额坏账计提,这些因素“吞噬”了部分利润。期间费用攀升:亿纬锂能上半年销售费用、管理费用、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增长52.1%、181.21%、139.91%,而研发费用却同比下滑11.33%。其中14.47亿元管理费用是最大的开支,主要是股权激励费用摊销、职工薪酬等增加所致,期间费用的增加也“吃掉”了部分利润。 180亿布局海外的隐忧资金压力加剧:仅匈牙利项目和马来西亚三期项目的投资金额就超过180亿元,而亿纬锂能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账上虽有145.9亿元货币资金,但超60亿元短期有息债务以及279亿元应付账款依旧给运营带来不小压力,同期长期借款亦高达202.67亿元,布局海外项目使得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。产能过剩风险:亿纬锂能动力和储能电池2022-2024年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2.8%、72.9%、69.2%,产能利用率逐年下滑。过去国内产能可通过出口消化,但海外工厂的建设对国内产能的出口替代效应逐步显现,这意味着国内产能或面临持续过剩的压力。地缘风险等因素:匈牙利项目投产周期长,预计2027年投产,且面临地缘风险叠加欧盟碳关税威胁,回报存在不确定性。马来西亚储能基地尚未量产,却面临行业价格战,储能电芯毛利率跌破15%,可能成为下一个“产能堰塞湖”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