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整体“考研热”逐渐降温的大背景下,一些院校的“考研热”却不降反升,以下是相关情况: “双非”院校玉溪师范学院: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中,该校实现报考规模和录取人数“双突破”,全校考研报考人数达1180人,较上年增长15.23%,录取人数升至333人,增幅达12.88%。其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是全校的考研“排头兵”,2025年该学院367名本科生中有311人考研,最终136人被录取。学校通过成立考研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提升考研升学率实施方案,增设考研专项课程、推行考研导师制,建立绩效奖励机制等方式帮助学生考研。遵义师范学院:2025届毕业生中有1007人参加考研,最终468人录取,考研人数众多,录取成绩也较为显著。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:2025届本科毕业生中,有158人考研“上岸”,整体升学率为39.3%,在考研方面有较好的表现。深圳大学:在2024年考研中,报考人数达24,123人,增幅为6.1%。作为“双非”院校,其公共管理专业分数线达到410分,报考热度较高。其他院校:如广州大学、西北政法大学、江西师范大学、山东科技大学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“双非”院校,在2024年考研报考人数下降的大环境下,基本都保持了6%幅度的增长,报考热度上涨。 重点院校西安交通大学:2025年电气工程热度第一,招生超300人,但专业课难度不降反升,计算机专业复试线连续三年400 +,跨考生占比超50%。2024年报考该校硕士研究生考生近2.1万名,报考和参考人数均创新高。华中科技大学:机械工程学科全国顶尖,但近年扩招有限,光电学院因“光芯计划”政策加持,报考人数暴涨122名,一志愿录取率不足30%。南京大学:人工智能专业因为项目爆火,2025年报录比超15:1,复试线直逼410分。这些院校“考研热”不降反升的原因主要包括:学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在求职时具有明显优势,很多高校也将考研升学作为高质量就业进行宣传;“双非”院校学生希望通过考研提升竞争力,在社会竞争与筛选中占据更有利位置;一些院校的优势专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,且随着国家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,更多高校可以招收研究生,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。
|
|